北京有家做金屬管材的企業(yè),老板年輕時就從車間里一步步干起來,技術過硬,客戶也穩(wěn)定,雖談不上爆發(fā)式增長,但幾年下來,公司經營還算穩(wěn)健。不過老板心里一直想的是公司要轉型,要走出去,不能永遠在傳統(tǒng)制造業(yè)里卷來卷去。
他開始關注高溫合金這個方向,這東西和他原來的主業(yè)沾邊,但門檻高、投入大、周期長,關鍵是,一旦做好,附加值可比原來的管材高太多。這時候問題來了,錢從哪兒來?自有資金撐得住前期打基礎,可想進一步投產,打造航空級別的產品,僅靠內部利潤根本不夠。于是,他開始謀劃公司上市。
很多人以為企業(yè)上市是因為“沒錢了”,其實不對。這位老板在開始沖擊高溫合金之前,管材業(yè)務現金流很充足,并不差錢。
為了這事兒,他提前兩年鋪路,從招人、搞研發(fā)、申請專利,再到試點生產,一步步把新業(yè)務做出來,甚至還成立了專門子公司。等到技術基礎差不多的時候,公司就正式上市了,成功募資二十多個億,用來擴建生產基地和推進新材料研發(fā)。
首先,行業(yè)內對它的認知直接升級,從一個做管材的傳統(tǒng)廠家,變成了“航空高溫合金新勢力”,其次資金到位后,它把設備、人才和產業(yè)鏈全都升級了一遍,在市場上不僅可以談更大的訂單,還能聯合科研機構搞產學研合作。
這家公司成功上市后不只是有錢了,更重要的是把高溫合金這個方向做成了自己的護城河。資本市場給了它“先發(fā)者”的光環(huán),技術、品牌、資本三位一體,很快在行業(yè)里就有了帶頭作用。原本不太起眼的一家民企,現在已經是相關領域里最有代表性的企業(yè)之一。
很多時候,機會不是等來的,而是你提前準備好,等著“跳”上更高的賽道。想要彎道超車,就得敢于打破原有的天花板,而上市恰恰就是那個助推器。
不是所有企業(yè)都適合上市,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(yè),如果有長遠目標、能布局出新業(yè)務、能看到五年后的方向,那就不要只是等利潤增長到某個階段再考慮資本運作。
上市帶來的不僅僅是錢,更是打開市場、提升影響力、吸引人才、增強抗風險能力的一整套組合拳。尤其是在行業(yè)洗牌期,誰能搶先獲得資本加持,誰就更有機會掌控節(jié)奏。
本文鏈接: http://m.tzzlm.com.cn/mfwz/1826.html 未經授權,禁止轉載。
上一篇:公司為什么要上市?